当前位置:
  • 热点要闻
  • 文化和旅游 “浙”样发力 诗画浙江 赋能共富
  • 阅读:
  • 时间:2022-05-19 16:45
  • 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
  •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从浙北的水乡古镇到浙南的田园村落,从浙西的秀山丽水到浙东的海岛渔村,处处绿水青山,步步如诗如画。

    5·19“中国旅游日”如期而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共同富裕包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有,文化和旅游兼具精神属性和经济属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促进精神富有方面,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擦亮诗画浙江绿色发展底色,文旅融合助推打开共富画卷。

    诗画浙江、赋能共富,文化和旅游“浙”样发力!

    开启崭新局面

    加速迈上文旅共富大跑道

    从万年前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种,到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一块玉琮;从天目山脚下助农致富的民宿,到瓯江、塘河两岸流光溢彩的夜游;从浙江“信阅”“浙里阅”“指尖上的导师”等公共文化服务智慧产品到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从“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等重大平台永久落户浙江,到聚焦浙江文脉传承发展,打造宋韵文化等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十三五”期间,浙江文化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浙江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双万亿”大产业。当浙江吹响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角,一系列行动彰显迈上文旅共富大跑道勇开新局的信心:

    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从全局着眼、精心作整体构思,按“四个体系”谋划了一揽子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了《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要抓手清单(第一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领航计划”》等文件,绘制了文旅促进共同富裕工作系统架构图,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之江大地,一幅诗画浙江、美美与共的共同富裕画卷正徐徐舒展。各地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赋能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杭州市推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6+X’实施计划”;宁波市持续提升“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温州市探索打造“文旅融合、中西合璧”的“侨家乐”品牌;湖州市实施“村游富农”计划;嘉兴市启动探索创新文旅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实现路径;绍兴市着力推动文化标识建设;金华市构建“城乡10分钟阅读圈”;衢州市创新推出“旅行社协会+景区村”运营新模式;舟山市加快建设全域海岛公园;台州市推出乡村旅游“共富八景”;丽水市推出全国首例“丽水山路”自驾游公共服务协同应用场景。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加快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的意见(试行)》,启动开展文化和旅游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

    文化和旅游赋能“精神富有”如何提升精准度?文化和旅游赋能低收入群众增收如何提质扩面?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创新作为指引,方能有效破题。浙江成立文旅促共富“智囊团”,同步推出人民群众为本、精神富有为魂、文化底蕴为基、“扩中提低”为要、乡村振兴为重、山区发展为先、提升贡献为导、文旅融合为径、智慧文旅为上、国际水准为标的“文旅共富十条共识”。

    激发内生动力

    精心描摹文旅共富新图景

    一抹青山一折溪,江南邂逅“绿富美”,这是淳安县下姜村如今的模样。下姜村通过流转闲置房屋,落地“麦浪”“梦逸的院子”“隐熙叠翠山居”“淳和”等民宿项目,以及杭州书房、剪纸坊等业态。截至目前,全村共培育民宿37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下姜”还因势利导培育了乡村旅游、红高粱、农特产品等产业带,陆续建成了带动农民增收的全产业链条。“大下姜”以文旅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名单。

    群山苍翠、竹海绵延的安吉余村,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上获评首批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全国仅2家。余村隶属安吉县天荒坪镇,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从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到以保护环境为抓手实现村美民富,余村坚定地走乡村旅游产业的道路,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通过不断探索实现从挖矿致富到绿色创富的嬗变。在2021年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上,余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代表分享发展经验。

    山区县要实现共同富裕,旅游业担当着重要角色与责任。今年以来,浙江省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重要抓手。综观全省一季度文旅投资项目成绩单,山区26县表现抢眼。其中,江山、常山、苍南、缙云、淳安、柯城、衢江等7个县(市、区)的项目投资综合评价指数排在全省前三十,进入第一方阵。江山的综合指数更是位列全省第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正有效促进山区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如衢州的“95联盟大道”贯通衢黄南饶四市,助力抱团发展;丽水开发“丽水山路”自驾游平台吸引众多游客走进大山,带动山村旅游发展;台州的“沿边百村”精品线则盘活了台州全域周边乡村的旅游资源。

    2003年,浙江省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10多年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以“万村景区化”结出“千万工程”新硕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大地成功实践。作为实现浙江打造“全域大景区”蓝图进一步走向纵深的有力抓手,景区村庄通过“旅游+”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的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治理与保障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供给、深化文化挖掘与转化、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在浙江遍地开花,成为“诗画浙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底。

    目前,全省共创成A级旅游景区村11531个,其中3A级村1597个,村庄景区化总体覆盖率达56.5%,提前一年完成万村景区化五年行动计划目标。47家景区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在万村景区化的助力下,全省山区26县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勾勒出从先行先富到带动后富再到共享共富的致富图景。

    为了让数字文旅赋能共同富裕,浙江通过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推出一批文旅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标志性硬核成果。

    诗画浙江成就美好生活,实现全域共美、主客共享、山乡共富。我省实施促进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努力成为旅游富民的省域范例。

    传承发展文脉

    倾力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

    “以画遣兴”“簪花留春”“品茶论道”“文玩乐赏”,去年在杭州开展的“宋韵杭式生活节”,雅集活动将宋人的雅致生活展现出来,宋韵美学一时惊艳众人。

    为更高质量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杭州以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为牵引,深入挖掘梳理宋韵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南宋古都”品牌,创新开展“宋韵杭式生活节”雅集活动;绍兴利用宋六陵、陆游等丰富的宋韵文化资源,打造宋韵文化独特的“绍兴韵味”;宁波梳理总结“宋韵甬存”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讲好“宋韵”宁波故事……

    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我省打造宋韵文化等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将对文化赋能共同富裕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以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为基础,统筹串联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创作表演、文化旅游场景和线路开发、文创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惠民服务、对外宣传交流等各环节,形成文化建设的工作链条。开展“江南文化”研究和品牌建设,推进浙东学派、永嘉学派、阳明文化等创新转化,深入挖掘良渚文化、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宋韵文化、南孔文化、和合文化、钱塘江文明、丝瓷酒茶文化等,留住浙江文化的根脉,留住浙江发展的源泉。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一座座现代化的镇街综合文化站拔地而起,成了辐射周边的新兴文化空间;一家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一个个公共文化空间,为广大市民点亮“阅读之灯”,覆盖城乡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然形成。浙江正进一步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中打造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地,以文润富、以文促富,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成为促进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省域范例。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共同富裕顾名思义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群众参与、群众有感,还将谋划和推动一批更能体现群众感受度的政策举措。特别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力度,让群众亲身体验文化和旅游的魅力与温度,提升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满意度,让全省人民在迈向共同富裕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