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视野
  • “益马当鲜”:书写新时代的“共富经”[图]
  • 阅读:
  • 时间:2021-10-15 15:19
  • 来源:鄞响客户端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记者 宋莉 通讯员 周唯淑
  • 一场微改造,让东钱湖畔名不见经传的古老小山村城杨村一跃成为网红村,民宿、直播中心、农家乐……处处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城杨村的一处农场,有一群年轻人租了15亩地,搞起了生态农业,一些村民也成了他们的合伙人,这也成为叶成龙和他的“益马当鲜”团队在助力艺术振兴乡村过程中开启创业、运营全体系模式探索的起点。

    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农场

    “在宁波不缺好的农场,但缺少老百姓自己打造的农场,社会力量可以通过为村民赋能的形式入驻农村,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凭着这样的初衷和信念,2020年10月,叶成龙和他的团队初次来到城杨村,就参与了城杨村“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投资120万元,建起了“益马当鲜智慧农业赋能基地”(共享农场),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自身媒体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融合”模式。

    “城杨村刚刚开始实施艺术振兴乡村时,村庄环境还很差,我前期在城杨赋能基地的执行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心里也犹豫过是否要放弃。”他回忆说,直到今年“五一”假期,“益马当鲜”平台引进了1.8万人次的流量,随之,村民的农家乐、民宿等陆续兴起,让他信心倍增,感受到平台的价值所在。

    “他们邀请宁波市农科院专家,教我们种植技能,种出来的水果玉米品质非常好。原来一亩地收益只有5000元,现在能达到三四万元。”一名姓李的村民告诉记者。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打造新引擎、创造新财富是关键。我们团队首先具备共益的心态,把农场业态交给村民办,团队作为平台方、技术方、指导方,带动他们建设数字、绿色新型农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叶成龙说,一期农场占地15亩,村集体占30%股份,主要通过种植赋能,让村民通过灵活就业的形式参与进来。同时借助宁波市农科院力量,为村民进行农产品种植技术赋能,团队则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态集市,将村民的农产品通过“线上平台+线下体验”的方式销售出去。

    “益马当鲜”团队参与艺术振兴乡村以来,为村民销售各类农副产品100余万元,现已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预计全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

    “1+1>2”引流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益马当鲜”团队将运营模式逐渐从原来的活动引流转向平台引流。据叶成龙介绍,刚开始经营农场时,电商成分比较多,在探索中发现,单靠活动推广引流,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团队开始尝试通过平台操作,将线上软件服务和线下场景应用结合起来,并将村与村之间的自然禀赋、文化底蕴、特色产业等进行统筹分析,规划出一条精美特色的旅游线路,以攻略的形式展现给游客。

    今年国庆假期,“益马当鲜”团队乡村运营平台通过三村联动,推出了“十里亭溪国庆游园会”“洋山村篝火音乐会”等游乐项目,顺利成为拉动东钱湖3个网红村人气的强劲引擎。

    “这次国庆假期的实践表明,村与村之间连线连片发展要比个体单独发展效果好得多,‘1+1>2’引流成效明显。”叶成龙说。

    下一步,“益马当鲜”团队将把自身的平台建设、服务体系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改造。在明确村庄产业发展主题的前提下,打造旅游超级吸引物,完善吃喝玩乐住行配套产业。联合百度公司,打造乡村运营平台数字化,实现游客智慧出行。游客来到乡村,只需通过掌上一键,就能实现线下体验。

    村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是村民,产业发展的命运应牢牢掌握在村民自己手中。在艺术振兴乡村的探索中,挖掘村里的‘宝贝’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续航动力。”叶成龙认为,实现乡村的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让农村的集体经济和村民人均收入强起来,要把村民摆在乡村产业的核心位置。

    自开展艺术振兴乡村以来,村里的“能工巧匠”和“巧嫂贤娘”便成了村里的“宝贝”,“益马当鲜”团队将他们的技艺通过产品内容的研发,转换成课程体系,服务于教育实践等行业,不仅能为村庄引流,更能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形成一股艺术振兴乡村的强大力量。

    城杨村篾匠俞振飞说:“我过去只是一个小工,现在倒成了研学导师,每小时讲课费是60元。”

    “村民融入产业,人人成为乡村产业的运营官。无论是乡村运营平台整体引流还是业态经营点自行引流,都要注重村民融入产业的重要性。”叶成龙在村企融合模式探索中发现,无论过去和现在,最了解村庄的还是本村的村民,他们的参与能够让经营变得省心、省时、省力。干得好的村民还能带动其他村民一起创业,因地制宜发展才是艺术振兴乡村、振兴产业的首要条件。

    赋能数字乡村建设促共富

    “按照约定,‘益马当鲜’平台产生的利润与村里按比例分成。这个国庆假期,俞塘村通过‘益马当鲜’平台引流,村集体预计收益近10万元。”

    俞塘村党支部书记俞郑波介绍,自“益马当鲜”团队参与村企融合模式的第一家乡村项目平台运营公司在俞塘村成立以来,在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发挥当地村民的力量,不仅为村庄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还通过打造深度体验产品和设置演艺产品、爆点体验产品等吸引人流,带来经济效益。

    “我希望能带动村民从被动接受帮助到主动进行改变,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更加重要。”叶成龙认为,要做大农村共同富裕的“蛋糕”,必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向农村新基建、农作物种植、生态餐饮、经典民宿、民俗文化等领域渗透,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驱动农村产业增收、农民致富。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艺术振兴乡村的队伍中来,构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