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部门动态
  • 天一讲堂:海平面下的繁星——海洋浮游生物的垂直迁徙[图]
  • 阅读:
  • 时间:2020-07-30 09:56
  • 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黄旦怡/文
  • “黑水宛若太空”。

    thumb_5f22286c6ee6a.jpg

    7月25日下午,水下摄影师、科普作家、技术潜水员张帆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云讲堂”,分享“黑水摄影”,讲述“海平面下的繁星——海洋浮游生物的垂直迁徙”,揭秘海洋生物不为人知的幼年生活。

    thumb_5f22286ca81f1.jpg

    张帆老师从小在海南长大,10年来专注水下摄影。张老师提到他5岁半时画过的画——《海阔天空》。画上描绘了不同的物种,上面标了五角星的是他将来特别想要拍摄的物种。

    thumb_5f22286cdd86f.jpg

    张老师坦言这些年他走过很多不同的地方,拍摄过各种不同的题材。他向我们一一展示并介绍拍摄的物种,令人大开眼界。张老师说叶海龙是他非常喜欢的种类,大小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不论是沉船、大型哺乳动物还是黑水摄影都是张老师很喜欢的拍摄题材。他说我们在黑水摄影过程中能看到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生物,并讲解了目前适宜黑水拍摄的海域分布及黑水摄影是如何进行的。

    thumb_5f22286d1729b.jpg

    每天夜晚,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迁徙活动——垂直迁徙正在发生。张老师说在垂直迁徙期间,我们有机会在很浅水域能够看到生活在上千米深的深海生物。在夜幕降临之后,张老师说每一次潜水都能够看到让人惊喜的物种,比如雪振袖鱼幼鱼、深海的鲂鮄幼鱼、毯子章鱼、斑马章鱼、火体虫中的共生虾、褐色护士鲨等。

    thumb_5f22286d44f07.jpg

    “鱼”大十八变。张老师将海洋生物幼年时期的秘密及许多鱼类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差异娓娓道来,如比目鱼幼鱼与成鱼、鳗鲡目叶状幼体与鳗鲡目成体、鲹科成鱼、鲉科鱼类幼鱼、飞鱼成鱼、大西洋飞鱼幼体、傅满洲飞鱼等。张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张九宫格的拼图,里面的鱼类有幼体也有成体。其中最中间的一张图片是张老师特别喜欢的刺豚。

    thumb_5f22286d72b73.jpg

    浩如烟海的浮游生物,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滋养并缔造了庞大的海洋生物王国。张老师又详细介绍了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浮游生物。在不同海域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贝类幼体,有些贝类终身会有浮游生物,有些幼体会有浮游阶段,慢慢长大会潜入深海过新的生活。海洋中无数微型的饵料是浮游生物成长的基础。张老师将黑水比作午夜的微型战场,因为每个小生命都在寻找自己的食物,防止被别人吃掉。而被拍摄的每个“模特”有可能在下一秒会成为别人的口粮。

    thumb_5f22286d9cad6.jpg

    最后,张老师说在深海里有太多的未知值得探索。每一天都有可能会有新的知识更新,会收获自己都意想不到新知识。通过拍摄一些特殊奇特的生物,张老师学到很多新的知识、了解到很多有意思、有趣味的知识点。他一直很乐于把这些有趣的事情与大家分享,并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与他一起分享快乐。

    thumb_5f22286e266bf.jpg

    主讲人简介:

    张帆,水下摄影师、科普作家、技术潜水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作者,联合国教科文MAB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开始水下摄影,至今已有10年时间。著有《遨游海底》等数本摄影绘本;作品曾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极致之美》等数本摄影画册;曾主编中国动物博物馆出版的丛书《动物多样性》《脊索动物》;曾主编北京自然博物馆出版的《艳遇——初识科学摄影》;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数十个水下摄影专题文章;曾受中科院水生所邀请首次拍摄到了长江江豚的水下影像;曾参与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水下拍摄。

    (宁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