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山之石
  • 以文化活力展现精彩东莞[图]
    ——访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
  • 阅读:
  • 时间:2014-04-30 10:36
  • 来源:中国文化报来源: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作者:谭志红
  •   

    东莞:新城之美。(张超满 摄)

      

    东莞原创音乐剧《钢的琴》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及4个单项奖。

      

    遍布全市的图书ATM机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每个角落。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的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少数人对东莞文化一直存有偏见。最近一段时间,受“涉黄”曝光的影响,东莞的城市形象和文化成果再次受到质疑。近日,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一个充满文化活力、每天绽放新精彩的东莞。

      围绕“四个活力”展示和提升东莞形象

      记者:东莞是国内外关注度极高的城市之一,例如东莞的书记或市长连续多年被人民网评为“年度最受关注地方城市领导人”。东莞为何备受关注?

      潘新潮:首先是因为东莞有“五大特殊市情”。特殊的地理位置——依东江滨南海、毗广州接深圳、邻香港近澳门,易受境外文化影响;特殊的行政架构——地级市直接管辖镇和街道,中间不设县和县级区,行政效率较高,管理难度较大;特殊的经济结构——外资和民营经济所占比例超过75%,市场化水平较高;特殊的人口结构——本地户籍人口188.9万,外来人口超过800万,外地与本地人口比例超过4︰1,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0.8岁,管理服务难度更大;特殊的城乡结构——4个街道组成主城区、28个镇形成卫星组团,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

      其次,东莞媒体众多。现有市直媒体7家,驻莞媒体20多家,在东莞落地的境外电视6家;有5万多个网站、400多万网民、470多万个新浪微博用户。舆论形势非常复杂,应对难度比较大。

      东莞的市情特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深入推进,各类敏感事件、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呈现“触点多、燃点低”的态势,容易产生新闻;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转型升级先行地,相对其他城市往往较早碰到问题、又率先探索解决问题,具有风向标意义,容易产生备受注目的新闻;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每个人背后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在关注东莞,会进一步扩散有关东莞的新闻;发达的通讯、众多的新闻单位和自媒体、广泛的口头传播等,加剧了涉及东莞的新闻传播。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东莞经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舆论的高度关注,是压力,也是动力;是监督,也是建言。我们要正确对待!

      记者:在一些人看来,东莞是世界制造业名城、篮球名城,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金字招牌。而在另一些人眼中,这里“遍地工厂”,是“文化沙漠”。我们该如何认识东莞的城市形象?

      潘新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观察东莞,会有不同的印象,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认为,大多数人对一个地方形象的基本判断大体还是一致的。

      从文化地位来说,东莞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江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前沿地、转型升级先行地、多元文化融合地;从城市特质来说,东莞是不断转型升级的制造之城,“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融合之城,体育激情无处不在的运动之城,机会遍地、充满希望的梦想之城,所有梦想都开花的幸福之城,“每天绽放新精彩”的活力之城。

      早在2007年,东莞就把提升城市形象作为提高城市软实力、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启动了城市品牌形象发展规划项目,以“多彩绽放的莞香花”为城市形象标识、“活力”为城市核心价值、“每天绽放新精彩”为主题口号,系统宣传推介东莞形象,有效提升了东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过去,很多人只知道东莞“在南方以南”,甚至不能读出“莞”字的正确发音,现在这些现象彻底改变了。在最近网络盛传的2014中国城市等级排行榜上,东莞被划为二线中等城市。这说明东莞在全国广大网友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很“高大上”的啊!这也足够让东莞人骄傲一番!

      记者:如何看待曝光“涉黄”事件对东莞城市形象的影响?

      潘新潮:“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毁名容易树名难。“涉黄”事件暴露出我市社会管理工作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有不足,确实对东莞的城市形象损害很大。我们感到很痛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抱怨媒体,而应该理解媒体、感谢媒体,因为监督并曝光社会问题是媒体的职责之一,媒体捅破东莞身上的“毒疮”,尽管影响东莞形象,但也推动我们正视检查、对症下药、刮骨疗毒、重塑形象。

      同时也应看到,这个事件虽然让不少人更多地关注东莞“涉黄”的一面,但这对东莞总体形象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不影响大多数人历史地、全面地、完整地认识东莞,不影响东莞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业已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前沿地、转型升级先行地、制造之城、篮球名城、活力之城等基本的主体的形象。

      记者:如何有效修复提升东莞形象?

      潘新潮:提升东莞形象,目前重中之重是坚决整改“涉黄”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并举一反三,主动查找整改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各项实体工作;与此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这其中,前者是“皮”,后者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从传统农业县跃变为制造业名城,赢得了很多美誉。现在,我们面临城市形象危机,同样要用事实说话、靠发展正名。当前,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寄望于矛盾和问题不被发现、不被曝光。有问题不解决,“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宣传工作绝不是用来涂脂抹粉、掩饰问题的。每个单位、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守土尽责,尽力将矛盾和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创造过硬业绩,在此基础上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修复提升东莞形象。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活力东莞”的总主题,集中宣传展示东莞的经济活力、体育活力、文化活力、生态活力,让东莞人更加热爱东莞,让外地人更加了解和欣赏东莞。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人士已成为宣传和维护东莞城市形象的重要力量。今年春节后,东莞的民间人士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文艺作品宣传东莞,其中,《我们的“莞式服务”》得到《人民日报》评论的引述肯定,歌曲MV《我爱东莞》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超过千万。上海一位作家在微博上发文错误地批评东莞,引起东莞网友与其论战,最后被迫公开道歉。最近,东莞的一个文化公司以外国友人看东莞的视角,自费拍摄发布了民间版的东莞城市形象宣传片。这都说明东莞民间力量争当东莞形象大使、关爱维护东莞形象的积极性很高。接下来我们要特别引导好、发挥好这种积极性,比如,围绕宣传推介东莞形象开展民间创意征集比赛活动。

      东莞文化充满活力

      记者: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的文化形象在外界看来并不突出,甚至颇有微词。前不久,您要求全市文化工作者“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来自何处?

      潘新潮: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如何满足数百万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众多常住东莞的港澳台及国外人士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对东莞的一大挑战。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东莞文化呈现出传统文化浓郁、现代文化繁荣、先进文化兴起的发展态势,有信心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首先,东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于中原地区,东莞的文明历史起步较晚,但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加上宋代以来加快吸纳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东莞文化在明代、近代出现发展高潮,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名人文化为例,这里培育成就了一批影响中国的人物,如袁崇焕、林则徐、陈镜开、王志东等。目前,我们正在编撰出版《影响中国的东莞人》一书。

      其次,东莞有丰富的当代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创造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耀眼的精神文明,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如改革创新文化、开放包容文化、务实低调文化、厚德慈善文化、崇文重教文化、节庆会展文化、打工文化、时尚文化等,为全国探索出多种“东莞模式”。深圳有十大观念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敢为人先的东莞,则有十大行动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近年东莞文化建设不少成果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放眼全国,东莞是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国内首个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的城市;东莞印刷展的规模和档次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东莞“漫博会”(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是全国动漫界第二大展会;东莞原创电视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城市第三;东莞报业集团、东莞广播电视台的综合水平都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从广东来看,东莞的群文作品创作连续3年获得全省各市比赛冠军、电影票房收入多年稳居全省各市第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双双位居全省第四。

      第四,东莞的文学艺术实力与经济实力大体相适应。去年东莞的GDP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22位,而在去年盛大文学第二届“百座文学之城”评选中,东莞位居全国第23位。东莞的文艺创作队伍庞大、氛围浓厚,全市各文艺家协会拥有国家级会员245人、省级会员918人、市级会员3750人。

      近两年,东莞涌现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并屡获国家级大奖,如音乐剧《钢的琴》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及4个单项奖、歌曲《脚印》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和第十六届群星奖、少儿舞蹈《学军》获第十六届群星奖、歌曲《中国梦》获2011—2012年度“中国原创歌曲”大奖。

      第五,东莞文化多姿多彩。“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形成了“一镇一品”的格局,每年都有超过千万人次参与其中,全市粤剧“私伙局”多达390多个,各种文艺比赛层出不穷,“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多年。莞城的“文化周末”系列活动持续9年,先后邀请了王蒙、莫言、贾平凹、余光中等海内外文学大师来举办讲座,场场爆满。开业9年的玉兰大剧院引进了近千场演出,东莞人只要花广州、深圳1/3的票价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同样的高雅演出。

      这些文化现象,充分说明东莞文化充满活力,我们理应满怀自信!

      形成了音乐剧产销的“五合一模式”

      记者:东莞市2007年提出建设“音乐剧之都”的目标,目前成效如何?

      潘新潮:我们提出将东莞打造成“音乐剧之都”,使音乐剧成为东莞城市文化新品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城市形象传播新载体。近年来,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我市与有关方面合作,建立了东莞塘厦、东莞东城、东莞望牛墩3个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先后于2007年、2009年、2011年举办了3届东莞音乐剧节,成为国内唯一举办音乐剧节的城市。引进了国内外40多部音乐剧在东莞上演,有效培育了音乐剧的观众和市场。推出了8部音乐剧,其中《蝶》、《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王牌游戏》、《钢的琴》、《妈妈再爱我一次》、《王二的长征》,共完成国内外商业巡演700多场,平均上座率80%以上。另有我市民营企业联华国际控股集团投资生产的音乐剧《杜拉拉升职记》,以及由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原创的儿童音乐剧小品《盛开的桃花》。目前,我们正在酝酿创编生产的音乐剧有4部。东莞已然成为音乐剧的高产地,《蝶》、《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等获得中国艺术节、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广东省“五个一工程”等10多个重要奖项。

      记者:有人认为,东莞近几年出品的音乐剧等文艺作品,其主创人员并非东莞人,不能算是东莞的原创作品。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潘新潮:东莞“音乐剧之都”建设之初,有个别剧目贴牌痕迹确实很重,但是我们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提升,形成了音乐剧生产和营销的东莞“五合一模式”,即“政府扶持、指标监管、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本地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从法理逻辑上看,这些音乐剧的生产单位在我市登记、注册、纳税,作品版权归东莞所有,作品在我市排练合成并首演,从东莞走向全国甚至海外,而且作品的创意融入了东莞专业人士的心血,当然是东莞原创作品。

      对于引进外地人才合作发展文化,要客观地看待。同样是借用外力,为什么有些人对职业篮球队和外资企业就不分内外、欣然接受,而对东莞音乐剧就要强求内外之别呢?这是不是对东莞经济、文化建设搞双重标准?引进外来文化人才搞建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普遍的做法,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从事文艺创作的并不都是本地人,为什么有些人认可这些城市引进人才联合搞艺术,却对东莞同样的行为说三道四?这岂不是对不同城市的文化建设搞双重标准?

      记者:接下来,东莞将如何继续推动“音乐剧之都”建设?

      潘新潮:我们打造音乐剧的部分做法,已经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肯定和支持。去年6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中国(东莞)国际音乐剧节。当前我们正筹备第四届东莞音乐剧节。《南方都市报》曾经评论说,对东莞的“音乐剧之都”建设,“随着6年6部音乐剧在全球成功巡演,已没有人怀疑这个幻想已接近梦想”。

      所以,尽管极少数人有非议,但我们仍然对建设“音乐剧之都”充满信心,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吸引优秀的外地艺术家参与东莞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创文化发展活力。

      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音乐剧的生产和营销模式,可以利用我市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优势,发动企业参与音乐剧的投资和推广,把东莞企业和音乐剧的宣传结合起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引进外来人才合作创编生产音乐剧的同时,注重提高音乐剧的本土化水平,努力实现演出团队的本土化和内容题材的本土化。如《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前期演出80多场的基础上,将尝试改编成时长90分钟的广场版,全部由本土音乐剧团演员担纲演出。又如望牛墩镇将生产两部音乐剧,分别是《下一个出口》和《蔬菜总动员》,前者旨在以音乐剧形式讲述东莞故事,后者则将以望牛墩的奥运蔬菜基地为素材,打造成全国首部儿童杂技音乐剧。

      音乐创作进入井喷期

      记者:去年以来,东莞市大力推介歌曲《中国梦》。创作这样重大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往往竞争激烈,出力不讨好。东莞是怎么考虑的?

      潘新潮:歌曲《中国梦》是东莞倾力打造的一首原创音乐作品。我们之所以组织创作和推广这首歌曲,主要是因为东莞与“中国梦”有特殊的关系——从1839年虎门销烟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篇章是从东莞揭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康庄大道,成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因此,东莞人对“中国梦”的“前世今生”有着特别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讲到“落后就要挨打”时,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东莞海战博物馆的解说词中的这句话,自然感慨很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对国家的贡献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2013年,来自东莞地区财政总收入近1000亿元,其中近600亿元上缴中央和省财政;东莞解决了6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绝大部分是外来人口;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每年通过东莞邮政向其家乡汇出金额200多亿元,推进了数百万家庭的致富;多年来东莞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四川、广西、重庆以及省内东、西、北地区财物近40亿元。但在文化建设上,还没能出现像《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样影响广泛的精品力作,因而东莞的文化形象还是脆弱的、模糊的,急需我们奋勇开拓、攻坚克难,作出更大贡献。

      东莞原创歌曲《中国梦》旨在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宣传推广“中国梦”,自2012年底推出后,以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在大江南北唱响,先后登上了CCTV网络春晚等数十个重大文艺晚会的舞台,获得了中国音协“美丽中国”主题征歌活动优秀创作奖、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原创歌曲奖等多个奖项。

      记者:建设“岭南精品文化名城”,是东莞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东莞如何鼓励和促进文艺精品生产?成绩如何?

      潘新潮:近年来,为了建设“岭南文化精品名城”,我们实行队伍建设、赛事设计、重点辅导、精品推广“四轮驱动”,促进以歌曲创作为代表的文艺精品生产。经过几年努力,东莞的音乐创作已蔚然大观,进入了井喷期。全市每年原创歌曲产量达130多首,原创歌曲《脚印》先后获得第九届金钟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国打工歌曲创作大赛创作银奖,歌曲专辑《花语》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这些都说明,东莞的音乐创作正以整齐的队伍、过硬的水准,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