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
|||||||||||
|
|||||||||||
保国寺大殿是全寺的主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为单檐九脊殿,平面进深大于面阔,呈纵长方形,这在同时代的佛殿建筑中极为罕见。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用材硕大,相当于宋《营造法式》的五等材。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结构独特,气势宏伟,是国内现存重要的木构建筑之一。 保国寺大殿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大殿营造时正值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全盛时期,与阿育王寺、天童禅寺一样,保国寺在天台宗传播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建筑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家的佛教建筑有较大的影响,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遗存。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史教授郭黛姮先生在其所著《东来第一山——保国寺》中论述到:保国寺大殿建筑比世界建筑巨著《营造法式》还早90年,成为《营造法式》的实例见证。2004年7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尤嘎先生在考察保国寺期间,更是由衷地发出“宁波人民有创造力”“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赞叹,对宁波先民伟大的创造给予高度评价。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票对象: 1、未成年人 ⑴ 学校集体组织的未成年人; ⑵ 由家长携带的未成年人; ⑶ 持有学生证的中学生; ⑷ 持有《宁波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券》的小学生; 2、70周岁以上持有老年证者; 3、持有残疾人证者; 4、持有浙江省三十年教龄证者; 5、博物馆学会会员或持有博物馆工作证者; 6、现役军人(凭证); 7、离休干部(凭证)。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