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 |
|||||||||||
|
|||||||||||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 讲座简介: 赵玉平曾于2011年在《百家讲坛》开讲《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等系列节目,荣获年度百家讲坛收视率第一。与当年红极一时的易中天“品三国”不同,赵玉平习惯从管理学、心理学角度解读经典。“《三国演义》第一章题目叫作‘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它贡献了两个字,叫‘结义’。《水浒传》叫‘认义’,《西游记》叫‘收徒’,《红楼梦》叫‘认亲’,这四本书一起告诉我们先有队伍后有事业,找到人就能找到方向,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中国人搞管理就是围绕人心、人性、人际关系,从队伍建设入手来搞管理的。”赵玉平的讲述中,屡屡会有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在赵玉平看来,小说是传统文化中最通俗的部分,然“大俗中有大雅”,“要把这个部分拿出来,让人知道”。而且读小说还有一个好处:“中国的历史书往往人名、地名都是真的,但那些事全是假的,不如看小说。小说里虽然人名地名是假的,但是那些事往往都是真的。看小说才能看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 赵玉平总是从耳熟能详的小说、故事中找出实例印证观点:从“三顾茅庐”中得出“观人观交、英雄低调、高人主动、善于展示”四条经验;从“荐庞统”中可以看不同类型人才的管理问题;从“斩马谡”中能分析“高级知识分子的执行力、思维模式问题”,并得出“我们一定要用温柔手段做冷酷事情”的论点。赵玉平习惯在轻松诙谐的讲述中赋予智慧、给人启发,由此也让听众感到饶有趣味。
主讲人简介: |
|||||||||||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