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
2月21日 市革委会决定,撤销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市图书馆,合并建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
同月 省革委会政工组发文,指令上调天一阁收藏的冯氏伏跗室全部藏书十万余卷及部分查抄图书,5月派专车运省。此后,市文化局及天一阁工作人员多次向有关部门及省委领导反映,要求退回。直到“文革”结束后,1977年10月才全部退还。
3月 市革委会决定,撤销市文化馆、市展览馆和市工人俱乐部,合并建立宁波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俞兆昌兼任站长。
5月9日 宁波地区成立“五·九”京剧学习班,后改称地区京剧训练班。
11月19日 市委、市革委会决定,撤消政工组文艺革命办公室,成立市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局,任命赵士旺为文化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俞兆昌为革领小组副组长,俞兆昌、孙兆忠、周惠娣为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同月 省革委会在杭州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学习会,地区文宣队参加,并在会上演出越剧《沙家浜》。
1971年
5月17日 市委批准市图书文物馆建立党支部,方秉任书记。
5月21日 市新华书店党支部恢复,王传斌任书记。
7月22日 市委撤销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恢复宁波市文化馆和宁波市展览馆建制。两馆党支部同时恢复,俞兆昌兼任文化馆支部书记,张星亮任市展览馆支部书记。同时,撤销市文物图书清理小组。
8月21日 地区革委会政工组设文化办公室,毛绳祖任主任。
8月24日 天一阁藏两件珍贵文物战国陶铎和北宋龙瓶,由省文管会指定为出国展览文物,9月11日送市委贾俊才了书记,解希孟副书记审看后,13日派专人送省。
8月27日 市委批准,建立宁波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文宣队),任命陈和南为队长,杨绯兮为副政治指导员。先成立京剧青年队,后又增设甬剧青年队。
10月7日 市影剧院管理处党支部恢复,陈明任书记。
12月11日 市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局又改为文化办公室,主任俞兆昌,副主任周惠娣。
12月15日 全省文艺创作剧目调演大会在杭开始举行。姚剧《柏树坡》、甬剧《份内事》和地区越剧团《红松站》作为新创作剧目参加调演。
1972年
1月1日 宁波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决定,市新华书店兼管宁波地区中心店工作。
2月1日 《保国寺图片陈列》布展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6日 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决定,撤销宁波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同时恢复宁波地区越剧团。
3月21日 市文宣队党支部成立,杨绯兮任副书记,主持工作。
4月14日 地委任命李宝峰为地区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办公室副主任。
5月10日 市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办公室改称宁波市文化局,市委任命陈方为市文化局党的核心小组、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俞兆昌、刘纲强为副组长,周惠娣为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5月23日 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30周年《征文画集》,由地区文化办公室汇编成册,共收入摄影、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宣传画、雕塑、剪纸和工艺作品等55件。
同日 《宁波区、市美术、摄影、工艺品、出土文物展览》在市展览馆展出,展出作品千余件,其中出土文物200余件。
12月1日 市革委会政工组批准,建立宁波市文物商店,作为市文化局直属基层事业单位,负责人易若。
1973年
3月24日 市委免去刘纲强文化局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职务。
5月18日 地区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办公室改为宁波地区文化局,建立革命领导小组,于一民任组长,免去毛绳祖文化办公室主任职务。
7月5日 市委任命张星亮为市文化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
8月 为防止破坏,散置市区各地的碑石的69方被移置到天一阁,嵌入东园围墙,并作为“明州碑林”的延伸部分,集中加以保护。
11月4日 余姚河姆渡自6月兴建翻水站时发现重要文物后由省文管会主持开始第一期发掘,至翌年1月10日结束,出土大量史前文物,证明为距今约7千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是本市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12月 在兴建市区防空设施时,从和义路至东门口约750平方米地段中,出土唐代越窑青瓷、漆器、陶器等重要文物700余件和一条独木舟。是古代宁波港对外贸易的重要实物例证。
1974年
5月27日 市文化局成立批林批孔小组,陈方任组长,张德芳、谢云才为副组长,随后,各基层也随之成立批林批孔小组。1975年1月25日撤销。
7月10日 市文化局、教育局、团市委等7单位联合在灯光球场举行“宁波市群众歌咏大会”。
7月11日 市文物图书清理小组建立以来,已接收693个单位(户)查抄文物计工艺品76794件,字画8421件和图书130094册。
10月1日至11月1日 《宁波市批林批孔展览》在市展览馆展出,介绍历史上所谓“儒法斗争”和“反孔斗争”。共展出照片、图片、实物等600余件。
12月 全国出土文物汇报展览会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本市和义路出土的唐代越窑青瓷等文物10余件和河姆渡考古发掘情况图片参加展出。
1975年
5月10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北宋建筑,因屋面渗漏、柱子蛀蚀,由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所和市文化局联合进行维修,历时一年告成,耗资4.2万元。
5月23日至6月23日 全市举行革命样板戏影片汇映月,有14个放映单位参加,共放映样板戏影片434场。
6月26日 市委批转公安、教育、文化三局党委、核心小组《关于在青少年中进行拒腐蚀、防演变教育的报告》。
11月15日 地委决定,建立地区文化局党委,于一民任书记,赵士旺任副书记,范定根任党委委员。
1976年
1月 宁波地区文化局编辑的《农民画选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选入画集的有地区各县农民画家高妙兰、陈丕水等画作48幅,半数为彩色。
2月8日 市委决定,成立宁波市文艺调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副市长陈阿翠兼组长,赵平伦、陈方为副组长,陈方兼任办公室主任。
同月 市文物图书清理小组撤销。
3月24日至30日 宁波市城乡文艺调演大会在各剧场举行。城市片演出3台24个节目,27日结束;农村片28日开始演出2台25个节目,30日结束。内容有样板戏选场、唱段和小戏、曲艺、歌舞等。
6月1日 市革委会向图书文物馆派驻工宣队,唐定祥任队长。
9月26日 位于解放南路的宁波剧院建成,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投资105万元,可容纳观众1400多人,是一所戏剧演出、电影放映和提供会议服务的多功能剧场。10月1日正式营业。10月22日市革委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新建天一阁藏书库问题,并确定选址在天一阁西大门内北侧,年底起施工。
1977年
1月 《文物》杂志第一期发表国家文物局理论组《缅怀周总理对文物事业的亲切关怀》一文,其中披露,早在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同志就曾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示南下大军,要保护好著名的天一阁和嘉业堂藏书楼。
5月22日 地、市文化局联合在宁波剧院举行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35周年文艺演出,地、市京剧、越剧、甬剧团在会上演出《小刀会》、《霓虹灯下的哨兵》、《八一风暴》和《江姐》片段。
9月12日 地委任命邵磐如为地区文化局党委委员。同时成立宁波地区京剧团,邵磐如兼团长、支部书记。
10月22日 省革委会政工组将“文化大革命”期间调省的天一阁藏冯氏伏跗室全部图书归还天一阁收藏,经双方派员核对后专车运回。
11月18日 市革委会批准重新建立宁波市曲艺队,后又招收新学员10名,并改称宁波市曲艺团,团长纪运安。1981年12月撤销。
12月25日 市公安局、卫生局、文化局联合发布公告,规定自26起全市各影剧院实行“敞门进场”不再检票。
1978年
1月 市文宣队撤销,分别恢复独立建制的宁波市京剧团和宁波市甬剧团。
2月23日 省文化局批准建立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6月,图书文物馆撤销,9月,天一阁和市图书馆分别成为独立建制的事业单位。11月,恢复市文管会办公室。
3月11日 市委决定,撤消市文化局党的核心小组,建立市文化局党组,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改称局长。陈方任党组书记、局长,俞兆昌为副书记、副局长,张星亮任副局长,周惠娣为党组成员。
5月10日 地委决定,撤消地区文化局党委,建立党组,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改称局长。于一民任党组书记、局长,赵士旺任副书记、副局长,范定根、邵磐如为党组成员。
7月4日 镇海县划归宁波市后,省编委办公室批准在宁波市文化馆的基础上建立宁波市群众艺术馆。1979年3月24日正式改称。
9月8日 “文革”期间被迫改唱越剧的原市甬剧团演员和编制、乐队、作曲、舞美设计人员共28人,从地区越剧团调回市甬剧团,并排演《雷雨》和《亮眼哥》,11月在上海瑞金剧场公演,引起轰动。
11月15日 市委宣传部任命陈锡春为文化局党组成员。
1979年
1月19日 市委宣传部任命张星亮为文化局党组成员。同月,文化局设政工、秘书财务、文艺三科,周惠娣、陈锡春、江梦飞分任科长。
同月 销市影剧院管理处,成立宁波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金定安任经理。
8月24日 市革委会批准,建立海曙、镇明、江东、江北4个区文化站,后升格为文化馆。
9月1日 市文化局在天一阁召开“朱赞卿先生家属捐献图书文物给奖仪式”,姚重之代表朱氏亲属捐献古籍10万余卷,文物、字画1700余件,俞兆昌副局长向朱氏亲属颁发了奖状和奖金。《浙江日报》等报刊随后作了报道。
9月13日 由镇明区人民政府举办的镇明越剧团成立,为自负盈亏、集体性质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剧团吸收了叶小宛、杨桂芳、许子龙等原市越剧团老艺人和筱佩卿、王丽娟等中年演员。1985年3月撤销。
同月 市群艺馆主办的《宁波文艺》创刊。宁波地区群众艺术馆成立,吕平任馆长。
10月1日 红宝书场修复并恢复营业,为评弹和市曲艺团的专业演出场所。
同月 市政府批准,宁波市京剧团转为宁波市越剧团,部分演职员作了调整。转团后,邀请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王文娟精心指导,排演名剧《情探》在上海公演,一炮打响,姚建平、洪芬飞、华慧波、孔海娃等脱颖而出,京转越获得成功。
10月20日 市文化局举行孙定观、杨容林先生家属捐献图书文物给奖仪式。孙定观先生和杨先生亲属杨祖白在会上宣读献书辞,俞兆昌副局长向献书者颁发奖状和奖金。孙先生捐献古籍954部、字画86件,杨先生捐献古籍415部、字画25件、碑帖455件,均由天一阁珍藏。
同月 市甬剧团主要演员曹定英,作为代表赴京参加第四次全国文代大会。
12月15日 宁波市文化服务公司成立,为局直属集体所有制文化企业单位,负责人邱焕勋。1983年12月建立党支部,负责人余文康。1987年5月改称文化艺术公司,1992年6月划归市新华书店。